2

使用保麗龍碗來泡麵會釋出致癌物苯?

真相追追追

保麗龍杯碗易釋毒  醫籲少用 – 中央社發佈於2015年1月3日

看到文中這句「成分是聚苯乙烯,耐熱溫度只有約70度,其中苯的毒性高,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心中不禁OS起來:「σ鍵能這麼高,使用保麗龍碗來泡麵的熱水至多攝氏100度,這樣的溫度會斷鍵開鏈嗎?」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編號6號的聚苯乙烯PS,它是以”苯乙烯”為單體,在使用催化劑的情況下,以170℃的溫度及高壓下反應若干小時所製成。
Polystyrene_formation
產品透明,若發泡即成為白色的保麗龍,熔融溫度150~180℃,熱分解則主要發生在340~520℃。由於帶苯環的聚合物在分解時,苯環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因此熱分解除了產生苯乙烯單體之外,主要還是生成芳香化合物而不是苯。若要生成苯就一定需要催化劑(ex.二氧化矽和氧化鋁),而且還要在高壓(ex.高壓釜)與 500℃ 時加氫分解,這樣才能斷開苯環與乙烯之間的那條碳-碳σ鍵而裂解出苯,因此新聞中這句「其中苯的毒性高,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有誤,應該說成「遇熱易釋出苯乙烯單體、多苯環等有毒物質,動物實驗證實會致癌,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

那麼,既然是以170℃的溫度及高壓將”苯乙烯”單體聚合,為何以100度熱水就能將”苯乙烯”單體裂解出來?實際上並不能,而是保麗龍中仍含有少量未鏈結的苯乙烯單體,因此會隨著熱水被溶解出來。這種苯乙烯單體的毒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其列為” 2B可能的致癌物質”。它不像苯那麼毒,苯是屬於”第 1類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 。至於苯乙烯的急毒性LD50(大鼠經口半致死劑量)約為5000 mg/kg,聚苯乙烯則無口服毒性。

雖然新聞內容有誤,但全面禁用保麗龍碗杯是正確的方向。因為聚苯乙烯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降解約需2000年),而且焚燒處理又會放出苯乙烯、苯、甲苯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

接著來看類似的錯誤報導:

實驗發現 桔茶會腐蝕保麗龍杯 – 自由時報發佈於2003年6月11日
文中「飲料所含的酸性物會將保麗龍杯加以腐蝕」有誤,溶解保麗龍的不是酸而是果皮中所含的酯類,這是同類互溶的機制所造成。因為聚苯乙烯是直鏈狀聚合物,屬於非極性物質,所以就能溶解於非極性的溶劑中(芳香烴、脂肪族和酯類等)。

電視媒體也曾報導過→ 再爆知名進口魚油 五分鐘腐蝕保麗龍 – 中天新聞發佈於2010年3月22日

在影片57秒處的檢驗報告是:苯0.07ppm、甲苯0.04ppm,看到這麼低的數據就應該想到是別的原因了,怎麼還能說「雖然含量不高,但是這種溶劑就會讓保麗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