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糖漿夠毒?

真相追追追

玉米糖漿夠毒 死亡風險增加1.87倍 – 台灣新生報發佈於2015年1月6日

生化課本提到糖解途徑時都以葡萄糖為例,這是因為人類主食的主要成份澱粉是由葡萄糖所組成的多醣。
Glycolysis

糖解作用( Glycolysis )是所有生物細胞糖代謝過程的第一步,過程中一分子葡萄糖會經過十步酶促反應轉變成兩分子丙酮酸,接著才進入三羧酸循環。

Citric_acid_cycle

三羧酸循環是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的最終代謝通路,也是其代謝聯繫的樞紐。在三羧酸循環中,反應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會變成乙醯輔酶A。這種「活化醋酸」(一分子輔酶和一個乙醯基相連),會在循環中分解生成最終產物二氧化碳與水,並生成能量ATP供給細胞使用。

至於果糖的代謝途徑,雖然如同葡萄糖一樣,都是轉換為磷酸化的果糖,然後進入相同的糖酵解程序。

linchuangshengwuhuaxue010

但是其與葡萄糖的生化代謝與生理作用卻不太一樣,因為果糖的代謝並不像葡萄糖會經過磷酸葡萄糖異構酶的調控點。此酵素具有糖解之重要調節機能,當體內血液中有許多能量ATP時,這個酶會抑制速率決定步驟 Phosphofructokinase(PFK),使糖解速度變慢,造成乙醯輔酶A的合成減少,進而降低三酸甘油酯(三醯基甘油 Triacylglycerol)的生成。由於果糖不會經過此調節步驟,所以果糖之代謝就會比葡萄糖更為快速,快速的累積乙醯輔酶 A,進而快速增加三酸甘油酯。
Triacylglycerol

那麼這會造成甚麼影響呢? 那就是葡萄糖約有八成是經由血液運送至細胞處代謝掉,兩成在肝臟內合成為肝醣,而僅有一小部分被轉換成脂肪。但是果糖卻只能進入轉換為脂肪的途徑,當過度體脂肪累積就會造成肥胖,肝臟累積太多脂肪則是脂肪肝(另類的鵝肝醬)!

聊到這裡,各位朋友或許會說:「蔗糖是由一個葡萄糖和一個果糖所組成,這則新聞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 55)High-fructose corn syrup則是含55%果糖、42%葡萄糖,既然組成成分與蔗糖相近,為什麼食用這種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健康風險卻是蔗糖的1.87倍呢?」其實我也很好奇,只不過得等到三月這份報告才會發布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屆時謎底才會揭曉。

不過,根據新聞中的最後一段話似乎可以嗅出一些端倪:「研究人員推測,不同糖份種類進入老鼠消化道後,可能影響腸道細菌生態。其他研究顯示,無論在老鼠,還是在人類身上,腸道細菌生態都與新陳代謝疾病風險息息相關,若是單糖,就可能引來更多細菌穿越腸道」。 因為蔗糖在人體消化系統內需經過消化液分解成為果糖和葡萄糖,然後經由小腸吸收。但是 HFCS55這種高果糖玉米糖漿則不需要消化就能迅速的進入小腸中。我猜測或許因此就會缺少能殺菌的消化液(ex.胃酸),加上這些營養的單醣能被腸道內有害的細菌所利用而繁殖孳生,因而造成某些與腸漏症有關的菌株過度生長,使得細菌藉此進入體內而造成發炎反應

 

參考資料:

崩壞的健康屏蔽 小心腸漏症上身

果糖與代謝病徵-蘇仲卿教授

圖片來源:

My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