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向來有「見黑就補」的傳統食補觀念,例如:烏骨雞、黑毛豬、黑山羊、黑仁花生、黑豆、黑芝麻、黑糯米…,影響所及甚至黑泥泉也大受歡迎。
以植物而言,通常果實或種子呈現深紫色或黑色就含有花青素,例如紫葡萄、紫玉米、紫蕃薯、蔓越莓、藍莓、櫻桃、桑椹、紫蘇、黑豆、黑花生、黑芝麻、黑糯米等。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
由於其結構中的吡喃雜環上的氧原子可視為丟失一個電子而形成三價,所以帶正電,而能與cDNA結合成花青素-DNA的複合物。並且花青素是一種多酚類抗氧化劑,因而可避免DNA受到氧化而損傷→《花青素研究進展》
至於動物,來聊聊烏骨雞,小時候在傳統市場可以看到活禽,牠的特徵是雞爪上會長羽毛,羽毛的型態也與一般的雞不同
烏骨雞之所以會形成黑皮、黑骨、黑肉,其實是由家雞的自然突變而來,因為禽類的黑色素通常位於羽毛中
但是烏骨雞的黑色素卻是堆積在真皮以及結締組織中,這源自於胚胎發育過程中由於缺少神經阻礙物分子,而此神經阻礙物分子在棕色來航雞的胚胎發育過程中,會明顯地形成一道障壁以抑制神經脊細胞和黑色素母細胞入侵胚胎腹部。於是在烏骨雞胚胎發育時,導致黑色素母細胞遷徙至胚的腹部並入侵中胚層,黑色素母細胞會分化形成黑色素細胞,進一步造成真皮深處及表面的纖維層形成黑色→《絲羽烏骨雞皮膚顏色之形成》。《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益產婦,治虛損諸病等功用。根據《烏骨雞活性肽組成成分及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烏骨雞活性肽對體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指出,烏骨雞是一種優良的蛋白質源,將烏骨雞肌肉蛋白經過酶解後所產生的烏骨雞活性肽中,小分子多肽就佔了 51%,其在體內能減少羥自由基,從而達到抗氧化的功能。
那麼,一般的雞肉呢?由於還沒有人以台灣土雞(ex.古早雞、黑羽閹雞)來進行製備活性肽之研究,因此就無從得知其與烏骨雞的成分比較。不過,我倒認為營養成分應該跟飼料的相關性較大,而口感則是依養殖環境及養殖方法而定。
結論:「見黑就補」確實有幾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