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影片縮圖不禁聯想到先前這篇《愛吹泡泡的紫螺》,當影片提到紫色顏料很昂貴且代表著權力與財富時,心中不禁OS起來:「紫色高麗菜或紫米中不是富含能呈現紫色的花青素嗎?難道無法拿這些天然的植物色素來當紫色顏料?」不過仔細思索了一下,這個疑惑便清明了起來(註:氣清景明 萬物皆顯)。因為我曾釀過紫心地瓜酒、紫米酒、以紫藤花或紫色高麗菜汁來染色的淡啤酒,但最後都無法呈現出漂亮的紫色。紫心地瓜蒸熟後原本是紫色,但隨著發酵的進行,顏色慢慢變成桃紅色,過濾後的成品則變成少女般的粉紅色,這是由於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所導致
因為花青素可當作酸鹼指示劑,紫藤花的萃取液在中性時雖然呈現紫色,但在酸性溶液中卻是呈現桃紅或粉紅
由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於雨水會形成碳酸,碳酸則會解離出H+,因此一般的雨水呈現弱酸性,pH值大約是5.5左右
CO2 + H2O ⇌ H2CO3 ⇌ H++ HCO3–。這是形成喀斯特地形的主因,也是歐洲戶外的大理石雕像遭酸蝕的機制。因此,若使用花青素來當紫色顏料而塗佈在旗幟上,那麼日子一久就會變成紅色了。至於貝殼中的紫色物質稱為 Tyrian purple,其顏色十分安定,不僅風吹雨打不褪色,甚至在龐貝城的遺跡中仍能呈現出鮮明的色澤
根據《Silk Economics and Cross-Cultural Artistic Interaction》的作者 David Jacoby 所言:“12,000隻的海螺產出的色素不超過1.4克,可以將一件衣服染成紫色”,這也是它之所以如此昂貴而被稱為“Royal purple”的原因了。
Tyrian purple 的主要化學成分之學名是 6,6′-二溴靛藍,結構式為:
它就是先前這篇《化學示範實驗(四)紅綠燈》的氧化態靛藍胭脂紅(Indigo carmine)將其中的 5,5′-二磺基改成 6,6′-二溴,兩者都是靛藍的衍生物。這種含有苯環共軛體系的特性能呈現出鮮豔的顏色,只要電子在系統中吸收一個合適波長的光子,它就能被激發到更高的能量狀態,最大吸收波長則可利用 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來 估算。由於 6,6′-二溴靛藍的鍵結配置之最大吸收波長是黃光,所以呈現了白光中的互補光 → 紫光。
評論2
連結中的文章對於紫薯跟紫心蕃薯的說明有嚴重錯誤。先說正確的區分方式,紫薯是薯蕷科Dioscoreaceae植物,也就是臺灣坊間稱的紫山藥。而紫心蕃薯是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它就是紫色的蕃薯。英文的sweet potato指的是蕃薯而不是山藥,yam也不一定是專指山藥,所以用這個方式來區分。由於香港地區有使用甘薯稱呼山藥的習俗,所以文中誤植sweet potato=紫山藥。另外,文章最後的照片中,四個剖面都是紫心蕃薯,山藥的橫切面是不會有圓圈狀的乳汁產生的。
閣下果然專業,連營養師的解釋都被您找出好幾個錯誤來,佩服之至!
已將”紫心地瓜”原本的連結網址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article/20170221/56329978
改成只呈現蒸熟後色澤的美食資訊
http://sunshinetoday168.pixnet.net/blog/post/53916058
感謝您的指正!尚祈繼續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