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缺陷 台灣人不是喝酒咖 – 中時電子報發布於2015年8月12日
文中提及「將濃度較高的烈酒,倒在OK繃上,再貼到上手臂內側,經過20分鐘後,若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體內就是缺乏ALDH2」,這樣的邏輯似乎有點奇怪。因為酒精經由皮膚吸收後,是藉由肝臟細胞中的醇脫氫酶(ADH,Alcohol dehydrogenase)氧化代謝成乙醛(Acetaldehyde)。如果因為基因缺陷而肝臟無法進一步將乙醛代謝成乙酸的話,那麼隨著血液流動的乙醛理應是分散在全身體表的微血管中,怎麼會富集回到貼有OK繃的皮膚上?所以記者下這樣的結論:「發現程小姐的手臂在短短10分鐘內就出現紅色斑塊,而廖小姐則都毫無反應,顯示這項檢驗方法既簡單又準確」實在很難令我信服,其實應該解讀成「伏特加或高梁酒的酒精度高達40%以上,這種高濃度的酒精會對敏感性皮膚造成刺激,進而造成某些人產生皮膚紅腫的反應」。
關於台灣人體內基因缺乏乙醛脫氫酶(ALDH2*2 突變基因轉譯出的酶缺乏催化活性)的比例是全球最高(維基資料:台灣人30%、日本人27%、上海人25%、韓國人16%、泰國人4%、白種人0%),根據這篇研究《乙醛脫氫酶2 ALDH2 基因研究進展及其與飲酒行為的關係》,ALDH2*2 突變基因的分布頻率與B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關連性,分布頻率高的地方也是B型肝炎病毒流行的地方。由於罹患B型肝炎或飲酒過度會縮短人的生命周期,因此該作者推論也許在B型肝炎病毒流行區的乙醛脫氫酶活性缺失是一種適應性的進化,目的是藉由酶活性缺失所導致的酒精厭惡感從而減少人的飲酒量。這麼說似乎有點道理,因為戒酒者在服用戒酒藥物Disulfiram後,由於Disulfiram會造成所攝入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無法進一步被代謝掉,於是蓄積在體內造成醉酒的不適感,從而使酒癮者嫌惡而無意繼續飲酒。因此,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帶有ALDH2*2 突變基因未必是一件壞事,畢竟這可避免酒精成癮從而導致的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