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20妙處那一團物質是白色史萊姆(白膠+硼砂+小蘇打+水),塑膠殼是容器,所以這是玩具的生產過程,CCTV引用了錯誤的影片
再來看一則以假亂真的影片
這是分子料理的技術,外層的海藻酸鈉之鈉離子會被乳酸鈣或氯化鈣溶液中的鈣離子置換掉(註:陽離子交換樹脂將硬水軟化的機制,因為各種陽離子被樹脂吸附的能力有所差異,吸附的強弱程度Ca2+>Na+),二價的鈣離子於是會分別抓住兩條海藻酸鈉分子中的羧酸根負離子(-COO−),從而產生分子間交聯鍵合形成網絡結構。影片38秒處的動作是將染成黃色的海藻酸鈉裝入瓶蓋中,然後放進乳酸鈣或氯化鈣溶液中來搖晃,這樣就能製造出具有較硬膠狀表面的圓球狀蛋黃;蛋白的處理步驟亦同。 → 自製雞蛋
但這種分子料理的技術無法做出蛋黃兩側的繫帶,蛋殼與蛋殼膜更是難以複製
在中國大學生研製影片中的55秒處,這個最關鍵的”包殼”階段是使用石臘混入石膏粉為原料。由於石臘這種混合物的熔點範圍落在47~64 °C,因此溫度若控制在50℃石臘軟化的溫度,藉由小心滾動無殼蛋,就能裹上石蠟與石膏粉,並藉由表面石膏粉的顆粒來仿製出蛋殼表面不光滑的粗粒觸感。雖說如此,但是薄層的石蠟仍會透光,因此在色澤上難以模擬出真蛋的外觀。使用這種方法所做出來的人造雞蛋,外形也會是圓球形而無法做出鈍端與尖端。
結論:這則人造雞蛋是謠言,至今不存在人造雞蛋可以通過實驗室的各項檢驗,所有送去化驗的都是真雞蛋。影片中那位科技中心專業人員手持不透光的蛋也是真蛋,應該是孵化失敗的蛋。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