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熱電轉換

生活科學趣談

發現一種新磁性材料,室溫下磁熱效應提高 10 倍 – 科技新報發布於2018年8月4日

來認識一下這篇文章提及的幾種物理現象:

一、賽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

將兩種不同金屬或半導體連接而成的閉合迴路中,若在兩結點給予溫度差,就會在迴路中產生電流。它的逆效應稱為帕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亦即電流通過不同金屬的結點時,在結點處會有吸放熱量的現象,熱電晶片即為此效應的應用。

這顆熱電晶片可拆解自資源回收的冰溫熱飲水機

二、自旋賽貝克效應(Spin Seebeck Effect

將AB兩種不同金屬或半導體連接而成的未閉合電路中,將所產生的的電壓除以溫差定義為這兩種材料的 Seebeck 係數差,ΔS = SB-SA = V / ΔT。一般金屬的 Seebeck 係數約為數個 μV / K,而半導體的Seebeck 係數約數百個 μV/ K。熱電偶是同一溫度梯度下的兩種不同 Seebeck 係數材料結合時,將兩種材料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後,另一端將產生電位差

對於金屬磁體而言,當電子自旋時,自旋向上與自旋向下的電子同樣具有不同的 Seebeck 係數,因此和熱電偶類似,在溫度梯度下可以產生自旋電壓。

熱流將導致自旋流spin currents)Js(S↑-S↓)由鐵磁材料經由介面流向非磁材料,這種自旋泵浦現象即為「自旋賽貝克效應」。

三、逆自旋霍爾效應(Inverse Spin Hall Effect

這是上圖在非鐵磁導體(NM)自旋電子的移動路徑會轉彎之機制。霍爾效應是存在垂直於電荷運動方向的磁場條件下,移動的電荷會受到磁力而轉彎的現象

自旋霍爾效應(Spin Hall Effect, SHE)則是指在無外加磁場的狀況下,施加一個電場,並注入一個非極化電流(unpolarized current),自旋向上與自旋向下的電子會往 相反的方向移動的現象,然而往上和往下 走電荷數目相等,因此並不會有淨電流在 y方向上流動

相對於注入電荷流 J會產生自旋流 J的自旋霍爾效應;注入自旋流 J會產生電荷流 J的現象就稱為逆自旋霍爾效應。

傳統的傳導體材料皆採用昂貴的鉑,但單一的金屬材料,難以獲得超越鉑的熱電轉換效率。而且為了解決成本上的問題,研究團隊在經過多次嘗試錯誤後,終於研發出能替代鉑的材料「鈷合金 Co2MnGa」,藉由對鈷合金賦予磁性的方式,熱電轉換效率是鉑的10倍以上。東京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的 Satoru Nakatsuji 教授如是說:「我想這可能是新一代低功耗與低維護電子設備的電力來源,我們已經創造了微型設備的工程師們一直在等待的東西。例如感測器可以不再需要更換電池,使用自己的外爾熱電堆Weyl thermopile)透過廢熱來發電。計算機科學家也可能對這些發現感興趣,因為外爾磁體(Weyl magnets)可能在未來的高速與高密度數據存儲技術中很有用。」

資料來源:
自旋賽貝克元件之材料研發
In a Weyl thermopile — low-power devices may one day run on new heat-based power source

延伸閱讀

淺談熱電效應

橡皮筋的彈性致冷(熱彈效應)

聲能冰箱 (熱聲效應)

磁冰箱(磁熱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