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2

  1. Giovane Hsueh

    老師,請教您一個問題。前一陣子我看到國家地理頻道在介紹一座跨海大橋的設計,其中有提到一點,就是斜張橋的支撐鋼索,為了避免強風吹拂而造成劇烈的搖晃,在鋼索上半部會另外用螺旋的方式纏繞鋼條,這樣強風來臨時會將氣流導引出去,而不讓鋼索搖晃。
    請問這個原理叫什麼?

  2. 文章
    作者
  3. Giovane Hsueh

    老師您太棒了!!就是這個!!在看完這個節目後,我在路上就仔細觀察我們的路燈或是紅綠燈,發現好像都沒有這項小設計,如果有裝置了這設計,是否在強風或是颱風吹襲時,就能避免倒塌呢?如果可以的話,為什麼我們的公共工程都沒有加裝這個,感覺上並不會增加許多成本呀?

  4.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理論上如您的建議增加其表面紋路確可避免發生倒塌,您可以在節目中呼籲政府正視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找個風洞來做模型實驗,就可以測得風速達到若干時會造成路燈的共振,若能實際拍到此實驗過程,相信藉由輿論的壓力就會給相關部門造成一定的壓力,此乃人民之福!

  5. Giovane Hsueh

    老師,您太抬舉我們節目的能力了,我想可能只是狗吠火車吧!另外,順時針的螺旋跟逆時針會有差別嗎? 而且是否只要在末端設置就行了,還是整支都要有?

  6.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公視節目可是全國最具公信力與影響力的節目呢!
    基本上纏繞在頂端的效果最好,因為該處距離底部較遠(離支點的力臂較長),因此受力後力矩最大,所以最容易倒塌;若改纏在中間,那就只有一半的效果;纏在底部,則完全沒效。至於螺旋纏繞的方向則無所謂,事實上也不一定得使用螺旋的方式,只要能造成表面不是平面即可,螺旋是一個比較簡易的方式。

  7. Giovane Hsueh

    老師,我去GOOGLE搜尋了”路燈燈桿”的照片,燈桿上端好像都沒有表面不是平面的耶! 我不相信這種連我一個門外漢都能想到的東西,製作路燈的業者或是設計師沒有人想到,會不會其實在街頭路燈卡門渦街的現象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根本不需要有此裝置,完全是我想太多?

  8.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雖然強風的風壓是直接就將路燈吹倒: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um=1&hl=zh-TW&rlz=1R2RNTN_zh-TWTW357&biw=1911&bih=916&tbm=isch&sa=1&q=%E8%B7%AF%E7%87%88%E5%90%B9%E5%80%92&oq=%E8%B7%AF%E7%87%88%E5%90%B9%E5%80%92&aq=f&aqi&aql=1&gs_sm=e&gs_upl=556656l556656l0l557297l1l1l0l0l0l0l375l375l3-1l1l0
    而卡門渦街只能搖晃路燈,但是其卻能在共振的幫助下,以較小的風壓就將路燈搖斷。至於路燈的卡門渦街效應是否嚴重到須增加纏繞鋼條,那就必須做風洞實驗才能知道,看看造成共振的風速是不是很難達到?或者是經由公園路燈管理處的協助,尋找路燈傾倒的紀錄影片(經由路口監視器),分析颱風來襲時,經由搖晃而折斷的比例是多少。

  9. Giovane Hsueh

    老師,所以是我誤解了路燈倒塌的原因?卡門渦街只是會搖晃路燈,造成共振,並不一定是吹倒路燈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路燈的倒塌還是因為瞬間強風的風壓? 但如果有發生了共振,長時間下來,對於路燈的地基還是會容易造成鬆脫的現象吧?

  10.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絕大多數路燈的倒塌還是因為瞬間強風的風壓
    我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種影響較大,除非是訪問現場看到的人。不過,只有一種特定的風速能造成卡門渦街效應,比它大或比它小都不行;但是能直接吹倒路燈的風速卻只要超過臨界值的任一風速均可。
    >長時間下來,對於路燈的地基還是會容易造成鬆脫的現象吧?
    由於其底座螺絲是疊兩層,因此不會被搖鬆。但是底座下的地基水泥塊確實有可能搖鬆,也就是說,若能發現地基處的泥土有縫隙,那就是曾發生卡門渦街效應的證據。

  11. 文章
    作者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