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黑心麵條 3萬箱被國軍吃了 – 聯合新聞網發布於2015年7月11日
看到這句「幸好檢測製程用水,有效餘氯都不到一ppm,在標準值以下」有點奇怪,因為「亞氯酸鈉以活化劑(鹽酸)調製成二氧化氯」的化學反應式為:
5NaClO2 + 4HCl → 5NaCl + 4ClO2 + 2H2O
既然它的化學製成品中不含氯氣,而使用二氧化氯來滅菌時也不會產生氯氣(水中的二氧化氯會很快形成亞氯酸鹽),那麼為什麼要驗餘氯呢?驗出來的應是來自於自來水,而不是來自於「麵條使用二氧化氯消毒」,至於二氧化氯符合衛福部食藥署公告表列的食品加工殺菌劑。
這則新聞有一個錯誤,沒有「穩定性二氧化氯」這種物質,因為二氧化氯分子很容易從水溶液中揮發,放久了就會失效。「穩定性二氧化氯」這個名詞會令人誤解,畢竟裡面沒有二氧化氯分子,其實它是「亞氯酸鈉加入NaHCO3與Na2CO3所組成的緩衝溶液中」,可視為前面這個反應式在加鹼時,式子朝左進行的情況。因為亞氯酸鈉在鹼性水溶液下很穩定,因此可以儲放很久,等到要使用時再來活化(實際上是加鹽酸的酸化反應),將亞氯酸根離子ClO2– 轉變成二氧化氯分子ClO2 。
二氧化氯的殺菌機制是藉由當它接觸外圍佈滿電子的有機物分子團時,ClO2 能搶走有機物的一個電子而讓自己變成ClO2–(氯系消毒劑則是將氯原子與反應物發生加成或取代反應來達到消毒的目的)。中學的氧化還原單元有提到「失去電子的反應屬於氧化反應」,因此二氧化氯殺菌的原理就在於它能氧化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脂肪和核酸等,以達到將其去活性或防止其生成之功能。加上二氧化氯是一種氣體,當它溶解於水中時,其擴散與滲透的能力很強,因此可以輕易穿透細菌的細胞膜或病毒的蛋白質外鞘膜來進行破壞。在SARS時期,這種消毒法首先使用在和平醫院用來對抗空氣飛沬傳染,這是因為它除了可以溶於水中之外,也可以氣體型態分散於空氣中,因此能將懸浮於空氣之飛沬中的病毒氧化,同時對感染區之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以達到有效防堵病毒擴散的功能。
二氧化氯在國外主要使用於自來水的消毒(國內僅有金門淨水廠是用二氧化氯消毒),台灣則常見於游泳池與景觀水(水族箱、噴水池)之滅菌,食品方面則允許使用於肉類、蔬菜、水果、麵粉等食品用水之殺菌用途。
延伸閱讀
ClO2 的 Lewis Structure
評論2
很多民眾不瞭解滅菌劑其作用機制, 適用方次及毒性, 尤其是ClO2, 一堆廠商鼓吹其滅菌力
WHO限制其使用於自來水中, 並非代表它就可以做為噴霧或空氣中使用; 和平醫院SARS滅菌施作, 是不得已之方式, 施作者須帶防毒面罩來施作
以下連結是WHO針對ClO2毒性分析
http://www.who.int/ipcs/publications/cicad/en/cicad37.pdf
其中老鼠試驗, ClO2只要濃度16–46 ppm, 所有動物肺部均會肺水腫和肺氣腫(請記住, 肺部損傷是很難康復的)
藥廠及疫苗廠等職業生產單位均不使用該消毒劑成分, 作為生產流程前滅菌使用, 因為仍有殘留疑慮, 且美國FDA只允許其作為”食物”清洗使用, 殘留需降至3ppm以下
南韓發生加濕器毒害事件, 就是廠商將一般消毒成分加入水中, 然後加濕, 導致眾多民眾長期肺部損傷
這是我們對於專業知識的缺乏, 廠商也容易片面取材來行銷其產品
感謝您專業的建議與叮嚀!
https://uploads.disquscdn.com/images/4602fb488d128a20d6b1229d1b37eca6ac3f527f38e749ed1124a49b07e89ba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