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製醬油 大統純釀造假 – 中時電子報發佈於2013年10月23日
今天來了解一下何謂化學醬油?相較於傳統的釀造醬油須費時4~6個月,以化學方法製成的醬油需時不到一星期。它是利用酸對黃豆的蛋白進行快速的水解,相對於微生物水解或是酵素水解,這種酸水解是一種相當暴力的方法,因為蛋白質是由胺基酸以胜肽鍵構成的聚合物,所以只要可以破壞胜肽鍵就可以達到水解蛋白質來形成胺基酸。
由於 α 胺基酸未電離形式的一般結構是:
因此胺基(-NH2)上多出來的這個H+就必須再加入鹼來中和才行,如果加入的鹼是氫氧化鈉,那麼鈉離子就會與先前鹽酸中的氯離子形成氯化鈉水溶液。也就是說,蛋白質加入鹽酸並加熱來切斷胜肽鍵後,蛋白質就會斷鍊形成多肽,然後再形成電離形式的胺基酸,最後還得加入燒鹼來中和才能產生胺基酸、食鹽、水。由於酸水解的處理過程中因為太酸(6M鹽酸),因此會喪失許多風味,得再添加人工甘味與醬色來調配,如此即成化學醬油。
https://youtu.be/lG_1eHARoXQ
化學醬油通常是以脫脂大豆粉當原料,雖然油脂已抽除,但仍會殘留少量的油脂,這些油脂在鹽酸水解的過程中,會被分解為脂肪酸與甘油(丙三醇)。新聞中提及的致癌物「單氯丙二醇」就是丙三醇與鹽酸反應時,丙三醇的三個羥基(-OH)其中一個被氯所取代,這是酸水解蛋白質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旁支產物。若廠商還要加快製程而採用更高的溫度來進行的話,單氯丙二醇的產率就會更高。不過,這種致癌物在傳統釀造工法中是不會產生的。至於市售醬油中有那些是化學醬油?通常單價很低的就是。最後來看看傳統醬油的釀造過程:
https://youtu.be/3JmfrwoPhUI?t=1m2s
評論3
請問棉籽油是什麼?
作者
首先來了解基因改造作物,根據ISAAA, 2010資料,全球四大基改作物中,大豆的種植面積7,330萬公頃(占其總種植面積的比重為81%)、玉米4,680萬公頃(29%)、棉花2,100萬公頃(64%))、油菜700萬公頃(23%)。中國是目前世界首位棉花生產國,其次則是美國、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雖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卻也是世界第一消費國,其棉花進口量僅次歐盟)。棉花主要拿來織布,剩下的棉花種籽當然不能浪費,於是拿來榨油。但是這種棉花籽榨出來的油因含有生殖毒性的棉酚成分,屬於劣質油品只能作為工業用途,在歐盟是禁止使用於食品中的。
http://www.twwiki.com/wiki/%E6%A3%89%E7%B1%BD%E6%B2%B9
沒錯,因為黑豆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會被降解成不同種類的胺基酸,其中的酪胺酸(Tyrosine)水溶性較差,一旦醬醪中的酪胺酸含量過高時,便會因為過飽和而析出結晶顆粒,代表酵素的分解能力過強或是黑豆中蛋白質含量較高。
http://www.huangdahmu.com.tw/zh/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