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神明點鈔機?

真相追追追

這種自動燒金紙的現象在其他廟宇的金爐也會發生,只不過以影片中的車城福安宮較為明顯。這是因為這座金爐的內壁是一體成體的耐火磚而非傳統上以清水磚使用人工來砌成的,在內壁光滑的情況下,上升的熱氣流就比較不會因阻力而出現渦流,因此有助於提升入口處的進氣流速。看到這個現象不禁讓我想起下列這個鐵管內駐波的實驗:

只不過既然有熱對流所造成的氣體流動,又是符合開管模式,卻沒聽說有哪一個地方的煙囪會發生駐波共鳴的,為什麼呢?

評論4

  1.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真不愧是優秀的物理小老師,根據v=f×λ,331+0.6×25=聽力下限頻率20×λ → λ=17.3,當開管管長為半波長之第一共振模式時,管長為8.65公尺,因此只要煙囪高度超過8.65公尺就聽不到共鳴的頻率。問題來了,美國鄉間的木造房子大多有一個煙囪,這個煙囪長度大多在8.65公尺以內(若太高聖誕老人也會摔死XD),那麼怎麼也沒聽說冬天生火取暖時煙囪會發出共鳴聲?

  2. 張益瑞

    是不是在煙囪內的空氣流動時得先切到邊稜?還要有固定的穩流?另外管壁也要光滑才行?

  3. 文章
    作者
    鄭永銘

    BINGO! 真不愧是玩樂器的強者!以長笛為例,要吹出聲音首先要有氣流邊稜發音的氣簧機制來推動,這就類似於強風時當氣流灌進沒關緊的窗戶邊緣所形成的風聲,或者是直笛要設計一個哨口的原因。因為聲音的產生得先有振動體才行,如果樂器無膜片與簧片的設計,那麼就必須靠嘴唇的振動(銅管樂)或是氣簧(長笛、直笛…)來產生振動。而氣簧之所以會產生振動的機制,請參考卡門渦街效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9%97%A8%E6%B6%A1%E8%A1%97
    也就是說,氣簧發聲得先切到管柱入口邊緣,這樣就能產生空氣的振動,接下來才會有共振或不共振的考量。所以這則「神明點鈔機」的金爐高度雖然低於8.65公尺,但為什麼不會出現氣柱共鳴?就是因為缺少了氣流邊稜發音的氣簧效應,因此只要把這個金爐爐口之鐵蓋蓋上並留一小縫時,金爐應該就會發出聲音了。
    另外,以我示範的那個鐵管發聲而言,聲音是在移開火源後才產生,這應證了你所說的「穩流」機制,因為火在燒時其火焰是閃爍不定,因此管內充滿著雜亂的紊流,你玩管樂的很清楚音壓是決定該管樂到底是要發出哪一種泛音的要件,這裡的音壓就是與氣體流速有關。益瑞帥哥將來若有到車城遊玩時,不妨做這個實驗來驗證一下,蠻好玩的。anyway, 我在聲學演講時若有時間就會詢問現場老師們這個問題,從沒有人答對過,益瑞是第一個答對的!Good job! 徒弟你的修行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了,你可以下山去拯救世人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