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玩LINE 電磁波飆6萬倍 – 蘋果日報發佈於2013年09月08日
先來看看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所提供的數據↓
手機及line電磁波危害問題 –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發佈於2013年09月06日
以HTC ONE X這台手機而言,未開網路時背景值為0.1微瓦/平方公尺,使用LINE的峰值是67548微瓦/平方公尺,二者相差六十幾萬倍,所以新聞中的「電磁波飆6萬倍」其實說得保守了。
再以校園中的無線網路為例,在建中所測得的無線網路電磁波為94000微瓦/平方公尺,這個數據都比最高的HTC ONE X手機還高↓
臺北市無線網路電磁波校園量測結果彙整表.Doc (Word檔案下載)
即便如此,以上這些數據都還在國家安全標準的1毫瓦/平方公分以內,所以縱使使用HTC ONE X這台電磁波最強的手機來使用LINE,其電磁波輻射功率都還不到國家安全標準的百分之一。
結論:這有可能是電話業者刻意放出來嚇人的訊息^^
評論8
請問這裏說的是Line的電磁波是5-6萬倍。但重點是只有Line 或是其他的通訊軟体也一樣? 請回答,謝謝。
作者
Line只是應用軟體,應該無法調整電磁波的強度,這是手機硬體才能做到的事。也就是手機會根據與基地台的距離遠近來調整電磁波強度,當基地台比較遠而訊號比較弱時,手機在發話時會以較強的功率來發送以確保訊息能順利抵達基地台。至於這則新聞會以LINE為例,應該是使用LINE的人口最多,以它為例比較能吸引讀者的目光。也就是說,其他一樣有語音通話功能的APP(skype、hangouts、FB Messenger、Viber、FreePP…)應該也是相同的狀況。另外,由於各機型的手機的發射功率或有不同,下列這篇資料提供給您卓參:
http://www.ncc.gov.tw/chinese/show_file.aspx?table_name=law&file_sn=2456
其中的”SAR值”是指一般電磁輻射環境中(該設備與人體保持在20公分以內距離),生物體單位質量對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單位為W/Kg,各家手機的SAR值都在1.6W/Kg的安全標準之下,有的人是認為數字越低越好,因為輻射的電磁波強度較小;但也有的人則會顧慮到收訊品質而選擇SAR值只要低於1.6W/Kg 但卻較接近的機種。
謝謝您的回答。我建議請在這樣的標題下加註一下,使人不會誤會只有lINE會有這樣的現象。而是所有的通訊軟体都會有這樣的現象。
或是所有的手機都會有這樣的現像呢?
謝謝您的回覆。
建議在培養科學的學子時,要用更嚴謹的文字來說明。以免大家以引起更多的誤傳。謝謝。
作者
謝謝您的寶貴意見!這個標題是取自新聞,我在這個標題後面加個”?”就是要探討這個標題是在危言聳聽,您可以考慮到這則新聞的發布網址表示您的看法,這樣該發佈該文的記者才會看到您的建議↓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08/35279837/
查一下網路,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說使用line不會讓電磁波標高,到底脽才正確?
能否提供給我連結的網址?謝謝!
林宗男教授說的是「使用line、fb,甚至通話中」手機的電磁波應該都是一樣的,而不是和待機狀態相比喔!
https://tw.mobi.yahoo.com/news/使用line導致電磁波飆高上萬倍-專家-不會-094333797.html
林宗男教授說的是「使用line、fb,甚至通話中」手機的電磁波應該都是一樣的,而不是和待機狀態相比喔!
https://tw.mobi.yahoo.com/news/使用line導致電磁波飆高上萬倍-專家-不會-094333797.html
1.蘋果日報的這則新聞提及:「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副秘書長邱春華,最近檢測國內多家知名品牌手機,發現手機上網用LINE時產生的電磁波,竟然是”不使用時”的5至6萬倍」。和待機狀態相比,通話時的輻射功率當然是會比較高沒錯
2.「使用line、fb,甚至”通話中”,手機的電磁波應該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沒錯
3.感謝 Evan Huang 君提供的資料,這樣應能解答 Banff Huang 君的疑惑了!
1.蘋果日報的這則新聞提及:「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副秘書長邱春華,最近檢測國內多家知名品牌手機,發現手機上網用LINE時產生的電磁波,竟然是”不使用時”的5至6萬倍」。和待機狀態相比,通話時的輻射功率當然是會比較高沒錯
2.「使用line、fb,甚至”通話中”,手機的電磁波應該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沒錯
3.感謝 Evan Huang 君提供的資料,這樣應能解答 Banff Huang 君的疑惑了!